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讀林彧<日出習詩>的聯想與教學運用 / 畢仙蓉老師

2017/8/24畢仙蓉與林彧老師合影






畢仙蓉老師朗讀林彧《嬰兒翻》詩作 
此篇同步刊登於屬「品格教育」的《MQ我抓得住分享》
      我常分享有效教學,無論是品格教育,還是語文教學。或說無論是正向管教,還是閱讀與寫作教學,都不容許自己浪費親師生的體力與時間。然縱使我有他人眼中豐富的教學經驗,仍坦白在每次分享前,說類似這樣的話:「這是我自己的教學法,也從中獲得不少親師生回饋與肯定,甚至還有信賴。但即使是信賴,至今仍不斷思考:還可以怎麼做更好?」教學對我來說,就像讀一首新詩,彷彿覺得這麼作(這麼解讀)是對的,但又不安於自己是否抓住了每個孩子的心,不知道是不是真懂每個孩子學習的需要。就像我不知在解讀一首新詩時,是不是真說到詩人的心坎裡去了;詩人的心是活潑、靈動甚至是難以捉摸,有時還不按牌理出牌,因為新詩就是自由嘛!而我們的孩子就像一首一首的現代詩,你常以為自己懂他們在說什麼、需要什麼、欠缺什麼,於是努力思考看如何協助他們獲得,甚至認為他們可以從你的努力中成長。然誰知他們是不是真需要?你又是不是真了解他們?瞧!這些孩子是不是就像那一首首靈動甚至難懂的詩呢?
       新詩,可以有興趣,就搞懂;喜歡,就深讀,但孩子呢?老師可以說:「我想教就教他們,不想教就放棄他們」嗎?說到這裡,曾有剛到我們學校任教的老師問我:「班級經營有沒有需要注意的?」我告訴他關於我自己的「三不」理念:不要讓學生覺得你不尊重他,不要讓學生覺得你放棄他,不要讓學生覺得你犧牲他。」是呀!這些孩子就像老師指定你必須解讀的一首詩,你別讓試卷空白,任由你的想像解讀吧!若是誤讀了呢?那就先問你當初解讀是以一顆什麼樣的心在讀。如果很單純地只是想進入他們的世界(就如同想了解詩人寫那首作品時的那顆心而已),不是故意找碴,那麼我想即使誤讀,也不會有傷害吧!因為您存著善意,不是嗎?說不定也因為你的誤讀,而使孩子本身有了意外收穫,就像我知道一些器大的詩人,他們頗鼓勵我不要怕誤讀,如此便讓我盡情享受他們的作品。
       如果你因為擔心給了孩子他們不需要的,而這些實際可能是他們頗需要的,卻在你的退縮之下犧牲了他們思考與成長的機會,會不會可惜呢?
       我喜歡讀詩,但不是每首詩都讓我心甘情願花時間去讀;孩子就不同了,誰叫他們是我學生?我對他們有責任,所以即使他們再難懂,我還是得細讀。新詩或許因為我的誤讀,而貽笑大方,應該不會有比這更慘的結果吧!但孩子呢?喔!盡量不讓我自己有誤讀他們的機會!因此「觀察」很重要,「理解」很重要,「前瞻」、「後顧」都很重要,讓他們「信賴我」(或者說「安心學習」)很重要,而做重要的是我本身準備的條件,足以讓他們信賴。
       如果你怕因為誤讀一個孩子,而不敢給他實際上真是現在與未來世界必須具備的能力,那或許是比誤讀更大的遺憾吧!
       以上感觸是在我讀了林彧(ㄩˋ)老師<日出習詩>後的聯想。我原本可以單純享受這首詩就好,誰叫它給了我驚喜,又給了我一顆定心丸,又誰叫我不願獨享——忍不住想與聽我分享品格教育和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老師們分享呢?因此就放膽發揮老師它這首詩的多重價值囉!
    以下請先閱讀再聽我的聯想:

日出習詩   林彧

想把文句操練出
六塊肌,外加兩條人魚線

你在經典裡捲腹,橫向,側向
勤赴別人的場子,仰臥
起坐,他的春花,他的秋月

但是我只想探測你
淚水的溫度而已
在詩的國度裡
鋼鐵腹肌與速食店的
八塊雞,一樣,令人嘴角痠麻

何不回到熟悉的水域
淺淺的渦紋,緩緩地流轉
就算誤讀,也是霧中擊浪
字,安分地躺在自己的格子
想像,才開始展翅

【我的聯想】
    或許我是這樣的詩人:想讓我的每一字句鑲嵌在讀者的心坎上,讓他們驚豔、驚呼,因為這世界許許多多的人總會被通俗認定的美麗外表迷惑。我也想使他們的眼神聚焦在我身上,更想擄獲他們的心。我知道美麗的外衣來自上等材質,外加剪裁,於是我拚命搜尋那些被傳誦的經典,它們就像名牌,無人不知曉;我以為在我外衣上,妝點它們,眾人也會知曉,說不定還以為見到了那些經典的魂魄呢!更說不定也把我歸類為經典!
    直到遇上想見我真心的人(可能是一個,可能是好幾個),他說,或他們說:「我在你身上看見李白!」「我在你身上看見鄭愁予!」「我在你身上看見余光中!」天呀!多好!我是李白!我是鄭愁予!我是余光中!但……,我不是我。他們的心中沒有我,因為連我自己都不願是我。「你誰也不是!你沒有靈魂!沒有真心!你不知所云!」我寫詩,不就是給真心想讀的人再三品味嗎?但那些真心的人,早嘆息而轉身離去……。
    李白之所以是李白,就因為他是李白;我是我,我有我的個性、我的生活、我的經歷……,一切關於我的,那些自然就是我的「我」。當我以真性情、真感情、真生活供你品讀時,即使你不是我,誤以你的想像與經驗讀我,又何妨?畢竟你真心讀我。或許誤讀,還使你悸動了一下或一陣呢!想到此……,我也悸動了……。沒關係!美麗的錯誤,哪裡只能關注「錯誤」那兩字呢?能飛向我心與飛向你心的,應該是另兩字吧!

關於品格教育可供親師討論的問題:
1.當我們希望孩子遵守一些規範時,是否想過那些規範對孩子個人來說是否合理?是否採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讓他接受?
2.當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物時,是基於孩子的哪些因素或條件而對他們做那些期許?

關於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可供學生練習的問題
1.倘若你同意畢老師的詮釋,請說明你的理由。倘若你有不同看法,也請說明。無論哪一說明,皆請根據詩的線索分析(關於如何依據詩的線索說明,請參考《藉詩歌訓練理解力與批判性思考力》優良學習單)。
2.你是否在追逐某一項事物的過程中赫然醒悟自己的方向或心態錯誤?請說明那段追逐的心路歷程。
3.仿作:此題可依據第2.題的題材以一首新詩表達,亦可另選題材。

【教學上的建議】
1.    依授課時間限制:【學習單】問題2.3.仿作可擇一作答。
2.    視班級學生程度:決定是否給予部分提示(引導)。可請學生先思考以下問題(而這也可以列為提問):
1)試想一首詩是因為「勤赴別人的場子,仰臥/起坐,他的春花,他的秋月」而完成的作品,可能是屬於什麼樣的作品?
2)「我只想探測你/淚水的溫度而已」表示作者想要讀到的是什麼樣的作品?
3)詩人認為誤讀一首詩作,對自己會有什麼影響?(提示思考方向:這影響是好還是壞?)請說明。

 

關於寫作訓練可供老師思考的問題
1.     老師是否思考鼓勵(甚至要求)學生背誦詩詞名句的用意?
2.     寫作需不需要模式?
3.     需不需要記住課文的文章結構?

畢仙蓉老師於<讀林彧日出習詩的聯想與教學運用 >學習單評語整理

1. 學生作文很喜歡用「王道」這兩字。這兩字早先出現時,跟著用,是不錯;
  後來大家用得太頻繁(太常用),我們若跟著用,便顯得浮濫與俗氣了。所以
  請大家別再使用,而要有自己真正想說的道理
2. 不要小看標點符號的使用。因為他們也可以見出一個人的寫作功力。因為標點符號也有它的意義。例如:「我赫然醒悟……」如果「醒悟」二字之後接著說明,應該在二字之後使用冒號,就像以下句子:
   當我在盲目追逐的時候,一次撞見,我赫然醒悟真正的朋友,不是天天膩在一起,更不是一起道人長短,而是能發現彼此需要援助的時候,並及時伸出援手。(以上內容選自一位自願提供內容卻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
3. 前後句意思沒多大改變時,若重複說明,便顯得累贅,也使人有硬塞文字的不實感。例如:「不肯下功夫,卻妄想成功的果實掉下來,不僅是做白日夢,還浪費時間。要下功夫,成功的果實才可能落到面前來。別做白日夢了,別浪費時間了。」
4. 反面說理或舉例時,代詞盡量不要用「你」,以免讀者不舒服,以為你指著他,說他的不是。例如:「你如果一味模仿而沒有自己的故事與想法,無異是他人的影子,沒有自己的靈魂。」畢老師建議上具可以去掉「你」字。
5. 「的」這個助詞,如果省略之後可以使句子意思和語氣不變,就盡量省去。句子讀來更簡潔流暢。例如:
  1)「我們一起打進了市區的比賽,第一場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建議改成 「我們一起打進了市區的比賽,第一場最讓人印象深刻。」
  2)「對於上級的指令,他一一的配合,不敢怠慢。」建議改成「對於上級的指令,他一一配合,不敢怠慢。」
6.補充【畢仙蓉老師詮釋】
         「模仿」一定不好嗎?林彧老師在<日出習詩>並未否定喔!畢老師見少數學習單為了主張「創作」可貴在「創新」,而完全否定「模仿」的意義,不禁捏把冷汗——頗擔心學生誤解詩人的本意。既然學習單皆已繳交,畢老師可以在此多分享一點點自己對<日出習詩>的領悟:我認為<日出習詩>可以是詩人與過去的自己對話,也可以是詩人與用心創作者的對話。「想把文句操練出/六塊肌,外加兩條人魚線/你在經典裡捲腹,橫向,側向/勤赴別人的場子,仰臥/起坐,他的春花,他的秋月」這幾處可見一位詩人在創作歷程的辛苦(畢老師欣喜能在學習單裡發現如此想法與我接近的學生,也欣喜學生主動提醒大從Google圖片見六塊肌與人魚線)。當然我可以看出學生為什麼以為詩人並不喜歡模仿,因為他們的學習單標明線索來自這段:「但是我只想探測你/淚水的溫度而已/在詩的國度裡/鋼鐵腹肌與速食店的/八塊雞,一樣,令人嘴角痠麻」。這些學生也很厲害,不是嗎?但請再仔細看「但我只想」這四個字,表達的是詩人想要見到的作品,並未完全否定「想要見到的作品」以外的作品,不是嗎?
                 詩人有他自己喜歡的作品創作方式與題材,你也可以有自己喜歡的。因此若有興趣者,可在我設計的學習單再加這題詩人有他自己喜歡的作品創作方式與題材,你呢?請說明你喜歡看見什麼樣的作品。
    以下補充一則說明「模仿」究竟好不好,一看便知:
【延伸閱讀】
                 我又想起蘇紹連老師發表在《人間福報》裡的一篇文章<我的創作之河>這段話:「假如我是教師,我會教學生讀詩,尋找偶像,比如在課堂列舉十位不同特色的詩人作品,由其閱讀後挑選最喜愛的一位,再由學生去搜集那位詩人的作品、詩集。」老師還說:「假如我是國文老師,一定要叮嚀,創作最後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像流動的河,流出自己的方向,和自己的風景。」老師真是寫出我過去心裡一直想說,卻不知該如何說的話了。其實,我也希望學生學習寫作,更應該多花時間閱讀文學家的作品,且一開始不要固定讀某位的,應該像老師說的先多家閱讀後,再挑選。(此段內容節選自<朗讀與閱讀教學:如何從[讀]培養省思與評鑑能力/畢仙蓉>)

補登

關於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可供學生練習的問題【學習單精選】
(1)試想一首詩是因為「勤赴別人的場子,仰臥/起坐,他的春花,他的秋月」而完成的作品,可能是屬於什麼樣的作品?
尹致楦:可能是許多作品的精華結合而成的作品。
趙婕安:詩人藉由認真閱讀並模仿作品精美處,讓自己的作品文采更顯優美
或更有意境。
李紹箔:想透過名作操練自己的文筆,從他人的經典鑽研春花秋月般的美麗
文句,如仰臥起坐般重複探究。這種作品可能稱得上是「美」的作品,但不
一定令人感動。
陳麗妍:參考他人作品,努力鍛鍊自己使用辭藻的能力,卻也因此忽略情感
才能賦予作品生命,這樣的作品,我也認為不是太好。
郭佳昱:這像是仿作吧!希望能努力從仿作到創作,最後才能成為真正的
作家。
何芷彤:我想過「華而不實」這成語中的「華」,它仍表示這被稱「華而
不實」的事物,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外表還好看,但「不實」就真得令人聽
了感覺不好,沒有踏實感,不能使人覺得真心存在。
董奕盛:「勤赴別人的場子」使我感覺作者想說的是那種匆匆忙忙而無法靜
靜用心的人。「他的春花,他的秋月」似乎說寫出來的再美,也是別人的
感情,而不是自己的。我想作者應該是希望「不要一直」模仿。
莊程傑:「勤」表示很認真,而「仰臥/起坐他的春花,他的秋月」就是重複
思考他人作品的美。因此這類作品應該是美的。
吳亞倫:「勤赴別人的場子,仰臥/起坐,他的春花,他的秋月」對讀者來說
會認為這是作者飽讀詩書、閱覽各家經典,經過那麼多詩書洗禮而寫出的
作品。讀者看見的是精練、深厚的作品,也因此容易以為這類作者喜歡徜徉
書海。
★學習單批改完畢還給學生,請靜待願意提供作品刊登的學生寄來電子檔補登。
2「我只想探測你/淚水的溫度而已」表示作者想要讀到的是什麼樣的作品?
趙婕安:文采或意境優美的作品,不一定是公認的佳作。如果其中少了「溫度」,可能讀過就使人忘記了,因為溫度不夠,就不容易在人心久留。人們常因別人生活的淚水而感動,也常因此種感動而流下淚水。作品中有淚水的溫度,代表作品的字句都含有作者的真實情感,不是刻意模仿他人而來的。詩人想讀到的是這類作品。
莊程傑:美的作品雖然會使一些人欣賞,但作者想讀到的是令他感動的,而
且與創作者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不然作者怎麼會說:「何不回到熟悉的水域」?
董奕盛:寫自己的生活與感情,才是最真實,也比較讓人覺得真心。
何承洺:感動。創作的目的,很少是為了讓人「學習」他的創作,而是想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動,如此,讀者也才可能感動。
李紹箔:有情感、有溫度、引起讀者共鳴,並非著力在仿效他人創作。
陳麗妍:作者想讀到能打動他心的作品。作者想透過詩來領會創作者賦予作品的情感,細細品嘗,藉由那作品產生共鳴感。
尹致楦:作者只想讀者因為他的詩而感動。
 吳亞倫:我想作者要讀到的是一部能夠觸動讀者心弦的作品。一部經典名著的價值,有時見仁見智,一人說它好,另一人可能說它壞。若是能打動多數人心,應該很少人會否定它了。
★學習單批改完畢還給學生,請靜待願意提供作品刊登的學生寄來電子檔補登。
3詩人認為誤讀一首詩作,對自己會有什麼影響?(提示思考方向:這影響是好還是壞?)請說明。
徐寧康:詩沒有一般文章意思清楚。「就算誤讀,也是霧中擊浪」,這表示也許讀者的想法與作者原先想的不同,但紙上的字句並沒有絕對正確的解讀。文字的意義,其實任由讀者自己想像。「一沙一世界,藝花一天堂」,也許因此又激盪出另一個天堂。誤讀,好不好?若要我說出一個答案,我不予置評。因每件事都一體兩面。有人說不了解作者的意思是件壞事,我卻認為不全然是。何芷彤:誤讀,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那作品或許能在讀者心裡漾起陣陣漣漪,打動他的心。讀者的心被打動,再表達自己的情感時,也可能打動作者的心了。誤讀,不會壞。
李紹箔:有些作品如雲霧般朦朧不清,但也等於提供許多角度供人欣賞。用不同視角觀看,也會拍打出不同畫面。一首詩的字數與字句不會改變,讀者的想像卻可以創造它們。
陳麗妍:不是很了解一首詩時,或許有豐富空間提供想像。誤讀可以賦予那首詩不一樣的情感,只要一次又一次地回味,可以從中創造出不同於作者詩意的滋味。只是在新滋味中,還是想明白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情感。
洪若寧:誤讀不是壞事,說不定還是很美的事,美麗的錯誤呀!別人的創作可以讓我們以自己的經驗去聯想得更多,跳脫作者的框架,說不定比原創更好。許雅涵:好的,每個人的想法不盡相同。不同的想法也激起創作之浪。
林潔妮:可以促使自己進步,自跌跌撞撞地摸索中,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擁有屬於自己的 「詩魂」!
何驊芳:誤讀的影響仍是好的。因為有些詩,沒有規定一定要是什麼意思,說不定在他人的誤讀中,也會有驚為天人的收穫。
林建寬:字是死的,想像力是活的。誤讀,是在運用自己的思考力與創造力。劉柏霖:每個人的思考不會完全相同。所以一首詩那作者的本意,只不過是個籠子。不要做籠中鳥,用自己想像的翅膀飛出作者的籠子吧!
謝棻伃:誤讀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詩只是霧,讀者則是浪,拍打著岩石,浪有高低、有強有弱,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張捷亞:誤讀並不會造成什麼損失,若有影響,也是往好的方向。因為誤讀只是「霧中擊浪」而已。在霧中,不會有人看清楚,能夠自己摸索出一條路,這樣很有挑戰性。況且激起的浪花,不會使你受傷,可欣賞。靠自己一步一步思索爬行,一路下來,能力增進,對自己的影響是好的。
張若芹:「就算誤讀,也是霧中擊浪/字,安分地躺在自己的格子/想像,才開始展翅」誤讀就像在霧裡看花一樣,有種朦朧的美感。雖看不清,但更可以發揮想像。不受文字的束縛,創造力就是在想像力之下產生的,而創造力本身就有「超越」的價值。
吳亞倫:就算誤讀也不會有壞的影響,只是換了一種不一樣的詮釋與心境。

王炯恩:雖然誤讀,但是仔細的讀,就會越來越有感覺,慢慢的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再藉由想像,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學習單批改完畢還給學生,請靜待願意提供作品刊登的學生寄來電子檔補登。
關於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可供學生練習的問題 【學習單精選】
1.     倘若你同意畢老師的詮釋,請說明你的理由。倘若你有不同看法,也請說明。無論哪一說明,皆請根據詩的線索分析(關於如何依據詩的線索說明,請參考《藉詩歌訓練理解力與批判性思考力》優良學習單)。
劉柏霖:我同意。「沒關係!美麗的錯誤,哪裡只能關注『錯誤』那兩字呢?」人們總是對陌生的事物感到害怕。新詩對我們學生來說,跟文章相比會令我們陌生一點,因為很少讀。害怕讀錯了作者的意思,就更不敢讀。但是專家也會犯錯呀!就算犯錯了、讀錯了,都沒關係,因為這些錯誤都可能改變世界。許多事情的改變也都從錯誤而來,而許多事情的解答也都在我們身邊。
林潔妮:,還是要做「自己」,否則努力了大半輩子,別人接受的、讚美的、喜愛的……,永遠是他人,是你模仿的那個「他]」,而不是你,這樣豈不可悲?一開始模仿,或許可以使人進步,但是一直模仿,就一直無法進步了。
林翊涵:我喜歡畢老師「我是我……」那段。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學習到的事更是不一樣。就因為這些不同,才能創造每個人的獨特性!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沒有人可以去輕易代替,而我也不想模仿他人。不過,我會思考他人成功的原因,學習他的精神或方法,這也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林約瑟:同意。讀一首詩,往往是靠著想像力讀出來的,畢老師想那樣詮釋,應該也可以。而我們自己「創作」,也是要融入自己的經驗,若不是自己的經驗,只是放進別人的句子,那麼文章就不是你在寫了。人要有自己的個性、感情、思想、風格,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紀妤蓉:同意。若是一直模仿某些大師的作品,而不想著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那麼沒有自己風格的作品,即使讀者感動,也是被那些大師感動。
★學習單批改完畢還給學生,請靜待願意提供作品刊登的學生寄來電子檔補登。
2.     你是否在追逐某一項事物的過程中赫然醒悟自己的方向或心態錯誤?請說明那段追逐的心路歷程。
          許雅涵:曾以為只要把課本習題練好即可。但經由多次考試的淬鍊下,才懂得「融會貫通,便活用」才是學習訣竅。再說過去我一直在書本鑽研,卻很少有機會作課本以外的閱讀,使我在浩瀚的知識領域顯得貧窮得可憐。
沈芹:以前,認為要成功,必得努力往上爬,捨棄對任何事物的情感,以免感情用事,妨礙行事。也許是受過傷,痛到了,將自己封閉在不相信人性的枷鎖裡。直到遇見他,我赫然醒悟: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人擁有豐富的情感,在必要的時刻並不吝於展現。因為他,我懂得包容體諒。願意為他,也為自己努力。因為人有情感,所以多了奮發向上的動力。
董奕盛:這次閱讀使我恍然大悟。過去我就是「拚命搜尋那些被傳誦的經典」,寫作時,總想著該塞進那些名言佳句,該用什麼成語,卻不事先想著寫些什麼自己生活的經歷。我過去的創作好像本末倒置了。
賴文妤:在求學的過程中,我從「只要答案對了就好」,漸漸轉換成每個選項都要找出決定是不是答案的關鍵地方,並且弄清楚;以前作答只是「差不多是這個答案就好」,直到現在的國文老師教我「判斷精準」,要教我們檢討考卷時自己上網查清楚,我才知道這才是認真的學習態度。如果不是現在學到這種學習方法,恐怕我仍是像以前一樣「用猜的」,而猜對的題目,如果無法搞清楚,下次考出來時,也只能繼續盲目的猜。我學到了很多,在今年的堂國文課,包括畫keyword和找到互相呼應的點,真是大有收穫!

廖俼嶒:以前看書的時候,總是迅速翻過便覺得自己已經解了作者的想法,卻忽略閱讀的本質。直到今年的國文課,從新任老師不斷提供閱讀機會與訓練思考、判斷中,我才發現閱讀不是只有享受自己喜歡讀的內容而已,它常需要有目的,例如:增廣見聞、攝取自己缺乏的知識,以及重新審視自己的作為,並從作者的經驗當中學習。

王炯恩:王炯恩:我曾經十分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所以常去迎合別人,盡量不和他們起爭執。時間久了,再加上一次機會,我看見鏡中自己的笑容是那麼勉強,才明白自己早已經變了一個人,失去原有的坦率性格。因此,在我醒悟的那一刻,便決定勇敢做自己。
★學習單批改完畢還給學生,請靜待願意提供作品刊登的學生寄來電子檔補登。
3.     仿作:此題可依據第2.題的題材以一首新詩表達,亦可另選題材。
何芷彤:
路燈
一個迷路的小孩
孤單的站在
城市的人行道
每到漆黑的夜裡
便使勁伸長脖子
擦亮眼睛
逡巡
家人的身影

★畢老師建議:芷彤路燈>一詩雖然只是半成品,但著實令人驚豔。尤其在課堂有限時間內寫出,更不容易。期待能有時間繼續完成。由於題目強調仿作(仿林彧老師<日出習詩>),因此該有改變前的狀態,繼以期許改變的方向。
★學習單批改完畢還給學生,請靜待願意提供作品刊登的學生寄來電子檔補登。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 則留言:

  1. 非常好的教學理念與實作,我沒做到的,您都做了。

    回覆刪除
  2. 天呀!能得教授您肯定......太驚訝了^^驚喜^^
    感謝您給我好強大的能量^^我會繼續努力讓更多人看見文學之美^^讓更多學生感受國文學習的效用^^

    回覆刪除